在封建社会的漫长岁月里,出身寒门的读书人想要改变命运,科举考试这一条独木桥几乎是他们唯一的希望。无数士子熬过十年寒窗苦读,只为有朝一日能够金榜题名,光宗耀祖。而若能高中状元360配资在线配资,更是无上荣耀,倘若再被皇帝的女儿相中,那简直就是一步登天,前途不可限量。说来也巧,在历史的长河中,确实出现过一位状元郎,面对公主的青睐却宁死不从,眼看婚期将至,最终还是一位老谋深算的宰相想出了解决之策。
这位特立独行的状元名叫郑颢,祖籍河南荥阳,是唐宪宗时期宰相郑絪的嫡孙,后来举家迁居河清(今河南孟津一带)。唐武宗会昌二年(公元842年),郑颢在长安城的殿试中一举夺魁,成为中国历史上777位有据可考的文武状元中,唯一一位留下明确记载的状元驸马。这个看似荣耀的身份背后,却隐藏着一段令人唏嘘的故事。
金榜题名后,郑颢并未立即获得重用,仅仅被授予一个八品小官。但他毫无怨言,每日勤勉办公,处理政务一丝不苟。他始终坚信,只要保持高尚的品德和出众的才干,终有一日会得到朝廷的重用。果然,到了唐宣宗在位期间,他的才华终于被发现,被破格提拔为翰林学士,得以参与朝廷机要。
展开剩余56%唐宣宗在了解朝臣情况时,这位才华横溢的状元郎至今未婚的消息引起了他的注意。这让皇帝暗自欣喜,因为他最疼爱的万寿公主正值二八年华,已经到了谈婚论嫁的年纪。此前多位重臣都曾为自家子弟提亲,但公主对那些纨绔子弟都不屑一顾。如今见到郑颢仪表堂堂,又是新科状元,唐宣宗便动了招他为驸马的心思。于是特意安排了一场宫宴,让公主与郑颢相见。
谁料这次会面后,公主对郑颢一见倾心,回宫后立即向父皇表明心迹,声称非郑颢不嫁。唐宣宗龙颜大悦,当即召见郑颢,要将爱女许配给他。然而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,郑颢竟然当场婉拒,甚至以死明志,表示不愿娶公主为妻。幸好唐宣宗是位明君,并未因此降罪,只是让他回去再作考虑。
面对女儿的一片痴心和状元的断然拒绝,唐宣宗陷入了两难。无奈之下,他召来了足智多谋的宰相白敏中,希望这位老臣能说服郑颢回心转意。白敏中领命后立即前往拜访郑颢,经过一番推心置腹的交谈,终于明白了其中缘由。原来郑颢在故乡时,与一位卢姓女子青梅竹马,两人情投意合,他早已立下誓言,无论日后是否高中,都要娶这位姑娘为妻。白敏中虽被这份真情打动,但皇命难违,最后只能狠心说出七个字:若不从,大祸将至。这简短的警告,既表明了皇权的威严360配资在线配资,也暗示了抗旨可能带来的严重后果。
发布于:天津市股票配资开户平台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